春節長假快要悄然離去,全國鐵路發送旅客量的熱門話題并沒有因春節假期的淡出而逐漸減弱。沒錯,總額幾千萬人次的發送量確實讓人感到吃驚,自然成為了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論熱點。不光是此次國慶節,當下很多時候人們聚會的話題都漸漸與鐵路掛鉤。這源于近年來鐵路的發展變化著實令人驚訝。
高鐵網的編織、貨運的改革、出行的舒適度與便捷度等等都在逐漸的完善與進步,好似要緊跟上這時代的節奏。當然,不光光是鐵路,人們也是如此,利用互聯網購票、利用網絡吃喝玩樂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仿佛都不愿與這時代脫節。
是啊,周遭的一切都在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令筆者不經想到,我們是不是也該作出一些改變來緊跟時代的步伐呢?
鐵路局為倡導文明出行而開展了旅客簽名承諾文明出行活動,這一活動備受矚目,也起到了積極的效應。眾所周知,鐵路是運載量較大的交通工具,一趟列車的旅客量是較多的。特別在小長假期間,當旅客發送量直線上升時,我們更該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給周圍帶來一個良好的乘車環境。例如:不在動車上吸煙,以免給動車造成緊急制動,從而給鐵路和旅客增添煩惱;不隨意吐痰,以免讓其他旅客不適,給他人身體健康構成威脅;不亂丟亂扔,以免垃圾氣味蔓延車廂,給保潔人員徒增工作量。當然,還有對待工作人員的態度、不爭先恐后的插隊、不攜帶危險品上車等等這些不文明的舉止。
其實,換個方向思考。人在旅途中,列車便是乘客的家,愛護環境,文明乘車,是每名乘客應盡的義務也是最基本的行為準則。隨著鐵路的加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百姓在出行時會選擇以鐵路作為出行方式。倘若你以上述的種種行為乘坐列車,那么終將會被時代淘汰,被人們厭棄。
莎士比亞曾說過“在宴席上最讓人開胃的就是主人的禮節。”足以可見,一個人的文明與修養是多么的重要。不僅能給別人帶來心里的愉悅與內心的享受,同樣能提高自身的素養與內在的涵養。倘若在鐵路出行中我們都注重自身的言行舉止,那么,不僅僅是自身受益,旁人也能受益匪淺。